金文玲:续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

时间:2024-08-19浏览:815设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谋划和部署改革,明晰了为什么改、往哪里改、怎么改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充分释放了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强烈信号。

依靠改革开创崭新局面。“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这句话深刻揭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的紧密关联。自1978年以来,我们党一共召开了10次三中全会,历届三中全会都聚焦改革议题。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全面深化改革和十九届三中全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大制度安排,再到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改革始终为中国发展提供动力和活力。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得以深化。党的二十大确立了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创高质量发展崭新局面。 

推进改革彰显制度优势。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全新的事业,前进道路上必然会遇到各种矛盾和风险挑战。全会明确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的完善不会一蹴而就,必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需要不断健全已有制度,不断推进新领域新实践制度创新、填补制度空白。全会强调筑牢根本制度,完善基本制度,创新重要制度,就是要不断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更好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全会以2035年为时间坐标,提出届时全面建成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重点部署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举措,提出“七个聚焦”,从总体上囊括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重点,明确到202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80周年时,完成《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紧盯总目标,紧扣中心任务,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是此次改革的鲜明特点。只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才能用完善的制度防范化解风险、有效应对挑战,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深化改革发挥牵引作用。当前,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体制机制障碍主要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艰巨,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全会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在内容摆布上注重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被列入指导思想,“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列为“七个聚焦”之一,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上,通过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带动其他领域体制机制改革,以抓重点来带全盘,使各方面改革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可以有力促进其他领域深层次矛盾的化解,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提供动力。这既为未来五年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指引,也为做好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提供了重要抓手。 

为政之要,重在实干;实干之要,重在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是干出来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是干出来的。我们要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既当拥护改革、推进改革的改革促进派,又当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改革实干家,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愿景变成美好现实,续写新时代“春天的故事”。宜春开放大学党委书记 金文玲

返回原图
/